close

北条政權

鎌倉幕府雖由源賴朝一手建立並掌握實權,但1199AD死後,其子賴家年僅17歲即位,經驗與威望俱不足,大權旁落外戚北条氏。1203AD,賴朝正室北条政子的父親、伊豆豪族北条時政廢賴家,由其弟、年僅11歲的実朝為將軍,自己擔任政所(公文所)長官,後來他藉機殺了賴家。1213AD,時政子義時打敗了開幕以來實力雄厚的御家人和田義盛,兼任侍所長官,這樣軍政大權皆在手中,成為「執權」,往後便由北条氏世襲

第三代源氏將軍実朝在1219年被二代將軍賴家之子公曉暗殺,公曉之後也被北条氏所殺,賴朝一族正式絕嗣。因此雖說鎌倉幕府是源氏一族建立,但實際上真正掌權的卻是平氏的後代北条氏。以親疏關係來看,北条時政是平清盛的十四等親,以輩份來看清盛與時政是很遠房叔姪關係。此後曾打算迎皇族繼任將軍,但因朝廷方面另有考慮未成,因而迎來賴朝的妹妹的曾孫藤原(九条)賴経為將軍,一直到1226年賴経8歲元服前,有近七年的時間實際上沒有將軍。

賴経外祖父西園寺公経與父親九条道家意圖介入幕府,引發北条氏敵意,逼賴経讓位於其子賴嗣,兩位合稱「攝家將軍」。1247AD第五代執權時賴平定御家人三浦泰村之亂,1251AD名越光時等反北条勢力集結在賴経周圍,因此時賴將賴経送回京都,並迎來宗尊親王為第一任親王將軍。

這個時期的北条政權是武士聯合政權性質,也就是不希望將軍獨裁,因此北条氏地位最高,但還是得顧及其他武士的意見。義時之子泰時繼任執權,增設「聯署」一職輔佐執權,又設「評定眾」,由實力御家人及通曉政務者擔任,也就是一種合議制

承久之亂

後白河法皇駕崩後,後鳥羽天皇也退位成為上皇開理院政,此時朝廷與幕府關係並未改善,因為幕府在政治上奪走統治權,經濟上也大幅侵蝕莊園領主的利益,也就等於間接侵蝕皇族與公家的利益。後鳥羽上皇經濟上把皇室領地再次集結起來,軍事上在「北面武士」外又新設「西面武士」。此時幕府正因公曉暗殺事件內部相當不穩,後鳥羽上皇便向幕府方面提出罷免守護、地頭的要求,拒絕幕府方面提出迎皇族繼任將軍等動作,甚至於1221AD發出討幕令。

此時的幕府,在「尼將軍」政子的演說下,以東國武士為首的御家人全都站在幕府這邊,而響應討幕令的武士卻很少,因此泰時與義時之弟時房率軍西上一個月便擊倒朝廷軍。後鳥羽、土御門、順德三位上皇皆被流放至隱岐、佐渡等離島,仲恭天皇被廢,史稱「承久之亂」。勝利的幕府除了介入皇位繼承,並在京都置「六波羅探題」,用以監視朝廷、京都治安及統轄西國地方,地位僅次於執權,由北条氏世襲。

承久之亂後,幕府的勢力擴展到關西與畿內,因此任命許多新地頭,稱「新補地頭」,與之前的「本補地頭」有所區別。並頒布「新補率法」,針對地頭的俸祿統一規定。1232AD泰時頒布針對武家第一部有系統的法典「貞永式目」51條,亦稱「御成敗式目」,將過去的慣例、武家道德等明文化。至於朝廷的權限內還是實行律令系統的公家法,莊園領主治下則是本所法。時賴充實了幕府的審判制度,由評定眾中選出「頭人」,下設處理御家人領地訴訟的「引付眾」。

取得絕對勝利的幕府並沒有廢除當時的皇室一族自立為帝,原因可能包括:

1.當時的日本人看皇室有著神之後裔的神話色彩,這不是一般武士可以取而代之的。
2.幕府的武士聯合政權性質仍在,北条氏無法一下子成為擁有絕對權力的天皇。
3.鎌倉幕府的經濟基礎來自莊園制,其保守性格便不會廢除莊園制統治代表的皇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