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政奉還

長州藩由於討幕派得勢,幕府決定第二次征討長州。此時薩摩藩也由下級武士西鄉隆盛、大久保利通等人掌握藩政,認為幕府必敗,因此拒絕出兵協助幕府,隔年1866AD(慶應2年)在土佐藩坂本龍馬、中岡慎太郎等人居中協調下,秘密建立薩長同盟,以薩摩名義買進武器轉交給長州藩。薩長同盟也是後來明治維新政權的核心。同年,爆發了全國性的人民起義,對幕府產生巨大衝擊,也強化薩長等人的決心。

幕府多次戰敗,局勢不利,出征在大坂城的十四代將軍家茂在同年因病死去,年僅21歲,幕府藉此請朝廷出面調停撤軍。同年底主張極端攘夷及公武合體的孝明天皇也駕崩,由16歲的明治天皇即位。這對幕府來說也是重大打擊。

一橋慶喜繼任為十五代將軍,尋求法國勢力的支援。法國公使羅休提出幕府改革意見:設立國內事務、國外事務、陸軍、海軍、會計五局;老中以下官員採用工資制的近代官僚制度;開發礦山、殖產興業、振興貿易;改革軍制;削減各藩權力。羅休希望藉此取得壟斷生絲貿易的權力

慶喜的盤算並未成功,因為法國當時正跟德國爭奪殖民地,不願開罪英國,因此未能全盤同意羅休的計畫。此時討幕派聯合朝廷中策劃王政復古的的下級公家岩倉具視,促使天皇發出討幕令。主張公武合體的土佐藩根據藩士後藤象次郎與坂本龍馬的提案,由前藩主山內容堂(豐信)向幕府提出「大政奉還」的建議。慶喜在得不到外援的情形下,慶應3年(1867AD)10月14日向朝廷上奏大政奉還,在同一天討幕令也送到薩長手中

慶喜大政奉還,認為除了可以避免討幕行動,也認為朝廷其實並沒有執政能力,最後還是要來找前將軍,朝廷中也確實出現了以慶喜為新政權核心的意見。討幕派為此於12月9日以武力壓制公武合體派,發佈王政復古大號令,取消幕府、關白、攝政,新設立總裁、議定、參與,後者吸收各雄藩代表,像薩摩西鄉隆盛、大久保利通、土佐後藤象次郎、福岡孝弟、長州木戶孝允、廣澤真臣。同天晚上召開的小御所會議上,決議要求慶喜辭退官職和繳退領地

戊辰戰爭

新政府一直對舊幕府的廣大天領與軍隊感到不安,採取騷擾行動,慶喜明治元年(1868AD)1月從大坂向京都進軍,不過在鳥羽、伏見一帶被薩長藩軍為主力的新政府軍擊敗,遂乘軍艦回到江戶。新政府視慶喜為朝敵,發出征東軍

新政府軍5月佔領江戶與關東地方,在包圍江戶城時,雙方都有感於戰事持續下去一來列強將干涉內政,二來平民暴動將難以收拾,因此「江戶無血開城」。不過東北地方以會津藩(福島縣西部)為中心的「奧羽列藩同盟」仍持續抵抗到戰敗。1869AD5月盤據北海道箱館的幕府海軍副總裁榎本武陽投降,全國統一。從鳥羽、伏見之役到榎本投降為止,稱為「戊辰戰爭」

新政府成立後其實沒有財源(幕府的財源仍在幕府手中),因此向京都、大坂等地大商人徵收三百萬兩的御用金,接著又發行了「太政官札」「民部省札」等不兌換紙幣,又鑄造大量劣質貨幣,此貨幣不斷遭到外國抗議,也引發國內經濟混亂,造成很多平民動亂

新政府進軍江戶時,農民的武裝力量組成「赤報隊」提出年貢減半的主張,為新政府鎮壓;會津城陷落前後,從會津到越後(新潟縣)爆發「會津改世」大規模農民起義,對比全國具有相當代表性,以土地改革為基礎要求:歸還抵押土地、取締高利貸、取消年貢數年、廢除特產品專賣、自由生產與販賣商品作物、村吏民選等。之後被新政府鎮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