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王論

儘管政權更迭,但日本天皇一直是形式上與思想上的國家元首,幕府是天皇將政務委託出去而存在,因此過往的尊王思想除了尊敬的意涵,也包括藉此提高幕府的權威。江戶中期以後的尊王思想有了變化,不再是以幕府為本,而是希望建立一個以天皇為政治中心的國家。在經濟上大坂與江戶成為全國性的經濟中心,此種全國統一的型態也對幕藩的各地區分割統治產生衝擊,及成為尊王論的基礎。

1758AD竹內式部的「寶曆事件」,他以垂加神道觀點,認為因為天皇的神德衰弱,朝廷便處於武家下風,天皇與公家信奉垂加神道,政權便可回到天皇手中。因此遭到幕府鎮壓。1767AD山縣大貳的「明和事件」,他的著作「柳子新論」中說,天皇與幕府同時存在是一種複本位制,不符「天無二日,地無二王」,社會亂象皆由此而起。因此只要政權回到天皇手中,罪惡便可消除

此二人都是從朱子學名分論出發,使得尊王論變成主張王政復古。其後高山彥九郎與蒲生君平等人進一步宣傳此種思想,而在地方領導階層及部份武士中散佈。

1707AD出生的安藤昌益,徹底剝開封建統治的真面目:統治者是站在上位剝削下層人民,所以在上位者與剝削行為都不應該存在,人人都應該是勞動者。他並認為儒家聖人也是不勞而獲的上位者。他批判封建社會,但並沒有對之後會怎麼發展提出見解。

江戶後期各種學術繁榮,很多藩創辦給武士的藩學,有些還有平民教育,村吏、神官、僧侶開辦民間教育機構「寺小屋」,教授實用的學問,因此這一時代日本平民的教育水準算是高的,為往後時代巨變帶來重要的基礎

藩政改革

與幕府天保改革同時,許多地方藩也展開改革,部份大藩改革成功,對照幕府失敗,發言權大增。

薩摩藩(鹿兒島縣)相對其他地區,最初發展十分落後。江戶中期財政陷入極大困境,年收入15萬兩,負債500萬兩,利息年支出就20至50萬兩。下級武士出身的調所廣鄉,迫使身為債權人的商人同意以250年內無息分期償還債務,但相對給予他們販賣薩摩特產品權利;在薩南群島對農民實行強制專賣及增產砂糖;幕府准許薩摩透過琉球對中國貿易,他暗中進行超過幕府許可額度的貿易,此事後來被幕府發現,調所自殺。

長州藩(山口縣)毛利氏在關原之戰中敗戰,領地大大削減,故江戶初期財政就困難,因此很早就實施紙、蠟等專賣。天保年間以村田清風為中心,起用下級武士、清理負債、採用西學與西式軍備。肥前佐賀藩(佐賀縣)以藩主鍋島直正為中心,實行均田制,消滅地主,將陶器設為專賣、建冶煉金屬用的反射爐、建造大砲。水戶藩主德川齊昭也努力改革,但遭保守派反對。

藩政改革是朝著絕對主義方向發展。世界史上所謂絕對主義是指以國君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獨裁統治,有中央官僚及中央軍隊,經濟面成為資本主義的先驅。之後的明治維新也是一種絕對主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