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町文化

京都的公家文化隨著朝廷的衰弱,被武家文化與平民文化取代,是為室町文化。武家信仰的禪宗影響了室町文化的內涵,走向深入內在的追求與喜愛閑靜。詩歌「連歌」是多人接力合吟五十句甚至一百句的長歌,到室町時代「菟久波集」是部敕撰連歌集,之後出現俳偕連歌,將連歌的第一句獨立出來。大眾小說「御伽草子」,描述武士、僧侶、平民、擬人化動植物,是一種民間傳說。

原屬平民的戲劇「能」,包括源自中國的散樂的猿樂能及農民祈禱豐收的田樂能,分成謠、舞、囃(演奏),成為寺院保護下的劇團「座」,最有名的為奈良興福寺的「天和四座」:金春、觀世、寶生、金剛。十四世紀末,觀世座出了觀阿彌、世阿彌兩位,在足利義滿保護下成為武家劇團,為能樂的建構更為完美的藝術水準,世阿彌的「花傳書」闡述能樂的理論精髓。狂言是能之間播演的喜劇,題材以諷刺時政及平民喜歡的主題為內容。

俳偕連歌、能、狂言等在室町時代已普及到包括公家、武士等階層,甚至加上能發展出的歌舞伎,及茶道、花道等經過江戶時代一直流傳至今,室町文化成為當代日本文化的重要基礎。

自南北朝以來的動亂,造就一些分別站在不同立場敘事的歷史書,例如公家的「增鏡」,足利氏的「梅松論」。「太平記」是這時期軍記物(戰爭小說)的傑作。南朝北畠親房的「神皇正統記」影響後世肯定南朝是正統;吉田兼俱融合儒、佛,創立「唯一神道」,反對本地垂跡說。五山寺院的僧侶多研究朱子學;沒落的公家仍致力研究古籍,古今和歌集的「古今傳授」(秘事口傳)也形成(關原之戰東軍細川幽齋被圍城時,因其為古今傳授之傳人,其安危受到當時朝廷高度關注)。

佛教

平安時代出現的淨土宗,至鎌倉時代發展出淨土真宗並分出許多派,到了室町時代,佛光寺派勢力最強,但應仁之亂後本願寺派以蓮如為首發展迅速,北陸、東海與近畿等農民自治組織較發達的地方流傳較廣,以此基礎發起對抗大名的武裝行動,稱為一向一揆。

禪宗的臨濟派為將軍家信仰,領導人夢窗疏石擔任足利尊氏的顧問,幕府仿宋朝官寺制度在京都與鎌倉建立五山制。另一派曹洞宗為地方武士信仰。

日蓮宗後來成為京都城市居民的信仰,曾組織法華一揆對抗一向一揆,而後與比睿山天台宗發生衝突而被趕出京都。天台、真言等舊佛教因為經濟基礎的莊園被奪走,及政治上依靠的朝廷與公家衰落,已趨沒落。

藝術

足利義滿的北山文化代表─金閣,雄偉華美;八代將軍義政的東山文化代表─銀閣,受到禪宗影響,重視簡約樸實、幽玄境界村田珠光提倡禪宗內涵的茶道,稱「佗茶」;書院造(書院式建築)是一直延續至今的日本住宅建築理念,並延伸出與之調和的庭院。

繪畫受到宋、元水墨畫影響。狩野正信與其子元信吸取大和繪手法創立狩野派

能樂流行,能面的製作促近雕刻發展。漆工藝的代表是「高蒔繪」(帶描金畫的漆器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