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府滅亡

後嵯峨天皇於1246AD開理院政後,以後深草天皇為首的持明院系統與龜山天皇為首的大覺寺系統,因為爭奪皇位與皇室莊園開始鬥爭,幕府提出雙方輪流當天皇的建議,也藉機左右朝政。當時攝關家也分為近衛、九条、二条、一条與鷹司五家,稱「五攝家」,慕府也藉機介入。

1318AD大覺寺系統的後醍醐天皇即位,接受朱子理學觀念的他認為平安時代醍醐、村上天皇的時代是最理想的,故廢除了院政,恢復記錄所等措施。1324AD計畫討幕失敗,1331AD討幕失敗被流放到隱岐,持明院系統的光嚴天皇即位。

幕府雖然在軍事上獲勝,但鎌倉時代以來惣領制瓦解、武士貧困、北条氏專權、社會不安等因素終於爆出結果。後醍醐天皇之子護良親王結合河內的武士楠木正成等人舉兵,集結了近畿一帶反莊園領主的「惡黨」武士,後來反北条的御家人也加入,最後各地守護也加入,終於成為全國性的動亂。最有實力的御家人足利尊氏一開始是幕府主力,後倒戈,攻陷了京都六波羅探題;東國新田義貞攻陷鎌倉,鎌倉幕府於1333AD滅亡。

建武中興

後醍醐天皇返回京都,逼光嚴天皇退位,廢除攝政、關白,1334AD改元建武,開啟「建武中興」。新政內容包括掌管行政與司法的記錄所、一般訴訟的「雜訴決斷所」、中興事業恩賞「恩賞方」、軍事警察的「武者所」;新政內容有不少舊幕府的影子,是因為幕府雖亡,但幕府的實質功能還是必須承接下去,也不能忽視武士的存在,像各國還是同時設置國司與守護,在關東與東北地方設置鎌倉將軍府與陸奧將軍府,任命親王為將軍,並任用一些有實力的武士。

建武中興強調的天皇親政等理念,本質上是恢復傳統,也就是讓貴族、寺院等領主重新取得統治權。實際層面,建武中興後的恩賞也重傳統勢力輕武士階級。這些都不符武士的利益,更不是武士們反幕府之後樂見,他們對於土地、收入與恩賞的要求沒有獲得滿足,因此寄希望於足利尊氏身上。北条高時之子時行意圖恢復幕府而佔據鎌倉,尊氏趁機進軍關東,後又藉機討伐新田義貞,攻入京都。

尊氏在兵敗後逃往西國東山再起,終於1336AD攻陷京都,擁立持明院系統的光明天皇即位,後醍醐天皇逃到吉野,日本正式分裂為南(吉野)北(京都)朝。1338AD,北朝任命尊氏為征夷大將軍,於京都開設室町幕府。

南北朝持續了近60年,處於困境的南朝能一直持續,與武士間的鬥爭有關。在血緣關係邁向地緣關係的權力重組中,雙方都會找南朝或北朝當助力。室町幕府內部也面臨鬥爭問題,尊氏的弟弟直義與尊氏的執事高師直意見不同,直義主張漸進論,恢復鎌倉幕府舊制,師直則站在地方武士立場,主張廢除莊園的急進論。1350AD「觀應擾亂」,直義殺高師直,尊氏又殺直義。

南朝勢力一直下降,最後的據點九州被九州探題今川了俊平定。1392AD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斡旋之下,南北朝統一,北朝後小松天皇接續了南朝的正統,為第一百任天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